老巷灯影里的铜铃
温阮陆栖远是作者永恒不朽问心君小说《老巷灯影里的铜铃》里面的主人公,这部作品共计15751字,更新日期为2025-10-30。在本网【osread.com】上目前已完结,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。内容主要讲述:修一本清代的线装书,可没等跑到,雨突然密了,砸在头顶的青瓦上“噼啪”响,顺着瓦檐漏下的雨丝,正...

《老巷灯影里的铜铃》精彩片段

第一章雨漏与铜铃梅雨季的雨总缠缠绵绵。温阮抱着装着古籍修复工具的木盒,

在青石板路上跑得起劲,裤脚溅上的泥点像朵没开全的花。

她要去巷尾的“旧物小筑”修一本清代的线装书,可没等跑到,雨突然密了,

砸在头顶的青瓦上“噼啪”响,顺着瓦檐漏下的雨丝,正好浇在她的后颈。“快进来躲躲!

”巷口的杂货铺里传来男声,温阮抬头,

撞进一双映着雨雾的眼睛——男生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,袖口卷到小臂,

露出的手腕上系着根红绳,绳尾挂着个小小的铜铃,一晃动就发出“叮铃”的轻响。

她抱着木盒冲进铺子,才发现这里与其说是杂货铺,

不如说是个老物件修复室:墙上挂着修表的放大镜,桌上摆着缠线的旧算盘,

角落里堆着几盏待修的马灯,最显眼的是柜台后的架子,摆满了各种铜铃,大的像拳头,

小的只比指甲盖大一点。“你是修古籍的温师傅?”男生递来一块干布,指尖沾着点铜绿,

“我叫陆栖远,上周托人约你修书的就是我。”温阮愣了愣,

接过布擦着木盒上的雨珠:“你就是陆老板?我还以为会是个老先生。

”她的目光落在他手腕的铜铃上,那铃铛的纹路很特别,是少见的银杏叶纹,“你这铜铃,

是老物件吧?”陆栖远低头晃了晃手腕,铜铃发出清脆的响声:“祖上传的,

说是当年我太爷爷给太奶奶做的,上面的银杏叶,是他们相遇的那棵树上摘的。

”他突然指向温阮的木盒,“你这盒子上的铜扣,也是银杏纹的?”温阮低头看,

木盒锁扣上果然刻着浅淡的银杏叶,是她奶奶留给她的:“我奶奶说,这是她年轻时,

一个陌生男孩送她的,可惜她后来搬家,再也没见过那个人。”雨越下越大,

漏雨的瓦檐把铺子门口浇出一小滩水。陆栖远突然想起什么,从里间翻出一把油纸伞,

伞骨是老竹做的,伞面上画着半棵银杏,伞柄上缠着和他手腕同款的红绳,

绳尾也挂着个小铜铃——只是这个铃铛的纹路,和温阮木盒上的铜扣一模一样。

“你拿着这伞去修书吧,”他把伞递给温阮,“这伞是我太爷爷做的,丢了可惜。

”温阮接过伞,手指碰到伞柄的红绳,突然觉得眼熟——她奶奶的旧相册里,有张老照片,

年轻的奶奶站在银杏树下,手里举着的油纸伞,伞柄上就系着这样的红绳。

第二章铜铃里的旧时光温阮修完古籍回到杂货铺时,雨已经停了。

陆栖远正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,给一盏马灯换灯芯,阳光透过巷口的老槐树,

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“伞还给你,”温阮把油纸伞递过去,“对了,我奶奶的相册里,

有张照片和这伞很像。”她掏出手机,翻出照片给陆栖远看。

照片里的年轻女子穿着蓝布旗袍,手里举着油纸伞,伞柄的红绳上挂着铜铃,

背景是一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树,树下站着个穿长衫的年轻男子,手腕上也系着红绳。

陆栖远的呼吸突然顿了——照片里的男子,和他太爷爷的老照片长得一模一样。

“这是***?”他声音有点发颤,“我太爷爷的相册里,也有张几乎一样的照片,

只是角度不同。”他跑进里间,翻出一个铁皮盒,里面装着一沓老照片,最上面那张,

正是照片里的男子和女子并肩站在银杏树下,男子手里拿着一把刻着银杏纹的木盒,

和温阮的修复工具盒长得一模一样。“原来***,就是我太爷爷当年没找到的那个人。

”陆栖远的眼眶有点红,“我太爷爷说,当年他和***约定,等银杏结果就结婚,

可***突然搬家,他找了一辈子,都没找到。”温阮看着照片里的两个人,

突然想起奶奶临终前说的话:“阮阮,我年轻时丢了一个木盒,里面装着我给一个人的回信,

你要是能找到,就帮我交给她。”她打开自己的木盒,最底层果然压着一封泛黄的信,

信封上写着“致栖远”,字迹和照片里女子的字迹一模一样。“这封信,

应该是给你太爷爷的。”温阮把信递给陆栖远。陆栖远拆开信,里面的字迹娟秀:“栖远,

我要搬家去南方了,等银杏再开,我就回来找你,带着你送我的木盒和油纸伞。”信的末尾,

画着两片交错的银杏叶,叶子中间,画着两个小小的铜铃。那天晚上,

温阮和陆栖远坐在杂货铺里,翻着两家的老照片,聊了很久。陆栖远说,

他太爷爷后来开了这家杂货铺,专门修老物件,就是希望有一天,

能等到那个拿着木盒和油纸伞的人。温阮说,她奶奶后来成了古籍修复师,

一辈子都带着那个木盒,临终前还在念叨着银杏和铜铃。“我们要不要一起,

把太爷爷和奶奶的故事补完?”陆栖远突然问,“我知道有片银杏林,下个月就会开花,

我们可以带着木盒和油纸伞,去那里看看。”温阮点点头,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,

落在两人手腕的红绳上——陆栖远系上了奶奶信里画的铜铃,

温阮则系上了他太爷爷留下的红绳,两个铜铃轻轻一碰,发出“叮铃”的响声,

像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回应。第三章银杏林的约定离银杏林开花还有一个月,

温阮和陆栖远每天都在杂货铺里忙碌。温阮帮着陆栖远修复老物件,

陆栖远则陪着温阮整理古籍,偶尔空闲下来,他们就一起研究太爷爷和奶奶的故事,

试图拼凑出当年的细节。有一天,温阮在修复一本民国的日记时,

发现里面夹着一张银杏叶标本,标本上写着一行小字:“今日与阿阮在银杏树下相遇,

她的伞柄上系着红绳,像一团小小的火。”字迹和陆栖远太爷爷的字迹一模一样。“你看,

这是你太爷爷写的!”温阮拿着标本跑去找陆栖远。陆栖远接过标本,

手指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:“我太爷爷的日记里,也有关于银杏叶的记录,

说要收集一百片银杏叶,送给喜欢的人。”他从铁皮盒里翻出一本旧日记,

里面果然夹着很多银杏叶标本,每片上面都写着日期,算下来,正好是九十九片。

“差一片就一百片了。”温阮轻声说。陆栖远看着她,突然笑了:“没关系,

我们可以一起去银杏林,收集第一百片。”接下来的日子,他们开始为银杏林之行做准备。

温阮把奶奶的木盒重新上了漆,陆栖远则把油纸伞的伞面补好,还在上面加画了另一半银杏,

让整棵树看起来完整又茂盛。他们还特意做了两个铜铃,上面刻着“阮”和“远”两个字,

系在彼此的红绳上。出发去银杏林的前一天,巷口的老槐树开花了,

白色的花瓣落在杂货铺的门口,像撒了层雪。陆栖远给温阮编了个槐花手环,

温阮则给陆栖远的铜铃上了层蜡,让它的声音更清脆。“明天就能看到银杏花了,

”温阮坐在小马扎上,看着手里的手环,“不知道奶奶和你太爷爷,当年有没有一起看过。

”陆栖远坐在她身边,握住她的手:“不管他们有没有看过,我们都会带着他们的心愿,

好好看看。”第二天清晨,他们带着木盒、油纸伞和旧日记,出发去银杏林。

银杏林在城郊的山上,车子开了两个小时才到。走进林子里,

温阮和陆栖远都惊呆了——满树的银杏花像小扇子一样,淡***的花朵在阳光下闪着光,

风一吹,花瓣落在地上,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。他们找了棵最粗的银杏树,坐在树下,

打开旧日记,一片一片地翻看里面的银杏叶标本。看到第九十九片时,陆栖远突然站起来,

伸手摘了一片最新鲜的银杏花,递给温阮:“这是第一百片,送给你。”温阮接过银杏花,

眼眶突然红了。她打开木盒,把银杏花放进去,和奶奶的信放在一起:“这样,

奶奶和你太爷爷的心愿,就都完成了。”陆栖远从口袋里掏出两个铜铃,

一个系在温阮的手腕上,一个系在自己的手腕上:“温阮,我喜欢你,

像我太爷爷喜欢奶奶一样,一辈子都不会变。你愿意和我一起,把他们的故事,

变成我们的故事吗?”温阮点点头,两个铜铃轻轻晃动,发出“叮铃”的响声,

和风吹银杏叶的声音混在一起,像一首温柔的歌。第四章老巷里的新灯从银杏林回来后,

温阮和陆栖远的关系更近了。他们依旧每天在杂货铺里忙碌,只是原本冷清的铺子,

因为有了温阮的古籍和陆栖远的老物件,变得热闹起来,

很多人都来这里看老照片、听老故事,还有人特意来修自己的旧物件,

希望能留住美好的回忆。有一天,一个老太太拿着一盏旧马灯来找陆栖远:“小伙子,

你能帮我修修这盏灯吗?这是我老伴当年送我的,他走了以后,我就再也没开过。

”陆栖远接过马灯,发现灯芯早就干了,灯罩上也积了很多灰。他仔细地清理着灯罩,

温阮则在旁边帮着找合适的灯芯。修好后,陆栖远点燃灯芯,温暖的灯光照亮了老太太的脸,

她的眼睛里闪着泪光:“谢谢你,这盏灯又亮起来了,就像我老伴还在我身边一样。

”看着老太太开心的样子,温阮突然有了个想法:“栖远,

我们不如把杂货铺改成一个‘时光修复室’吧,不仅修老物件,还帮人记录老故事,

让更多人的回忆能被留住。”陆栖远点点头:“这个主意好!我们可以在墙上挂老照片,

在架子上放修好的老物件,再放一个本子,让来的人写下自己的故事。”接下来的日子,

他们开始改造杂货铺。温阮用古籍修复的手艺,把墙上的裂缝补好,

在上面画了很多银杏叶和铜铃;陆栖远则把旧马灯、老算盘、油纸伞等老物件摆放在架子上,

每个物件旁边都放着一张卡片,写着它的故事。改造完成的那天,

巷口的老邻居都来帮忙庆祝。有人送了一盆绿萝,有人送了一幅画,

还有人把自己的旧照片拿来,挂在墙上。温阮和陆栖远站在门口,

章节列表
全文阅读

猜你喜欢